第一次买实验小鼠,收到鼠后应该怎么做?集萃南宫28ng针对该类疑问整理了从开箱到适应性饲养全攻略,欢迎交流分享。
集萃南宫28ng建议遵循以下【六步科学开箱流程】,确保小鼠安全过渡:
实验小鼠生理指标受环境温湿度、通风、空气质量、光照,以及噪音等因素影响。运输过程中虽会采取温控措施以保障小鼠状态,但由于处于正常饲养环境,可能会对小鼠的体重、代谢、免疫等状态产生一定的影响。为了避免实验结果产生误差,在接收动物后建议避免立即进行实验,而是根据运输时间的长短让动物有5~7天的适应期。
首先,我们应选择合理的饲养密度。饲养密度是小鼠福利和健康的关键影响因素之一,有文献报道饲养密度与小鼠皮质酮水平、日体重增长等均存在一定的相关性[1],需引起重视。
图1. BALB/c和C57BL/6小鼠在不同饲养密度下(2、5、10只/笼)在7天、28天和70天的体重变化
图2. BALB/c和 C57BL/6小鼠分别在2、5、10只/笼的密度下饲养7天、28天或70天后的血浆皮质酮水平
常规条件下,实验动物笼具的选择需依据啮齿类动物体重参数及笼具规格进行适配,具体标准可参照《实验动物护理与使用指南》第八版中推荐的规范化操作流程,特殊实验模型需结合个体化环境需求进行综合评估与调整:
分类 | 体重/特征 | 参考建议 | 单笼饲养数 |
指南建议 | ≤10g | 38.7cm2/只 | ≤12只 |
≤15g | 51.6cm2/只 | ≤9只 | |
≤25g | 77.4cm2/只 | ≤6只 | |
>25g | 96.8cm2/只 | ≤5只 | |
特殊品系 | 肥胖模型 | 大体重,特殊处理 | 2-3只/笼 |
糖尿病模型 | 多饮多尿,特殊处理 | 2-3只/笼 | |
雌性老龄鼠 | 易理毛,特殊处理 | 2-3只/笼 | |
雄性老龄鼠 | 防斗优先 | ≤2只/笼 |
(备注:笼盒底面484cm2)
在实验动物适应性饲养阶段,饲养环境管理是保障动物福利及后续试验数据可靠性的关键环节。实验小鼠通常在固定笼具中进行饲养,由此受到笼具内微环境的直接影响及饲养间宏观环境的间接影响,影响因素涵盖温湿度、空气、光照、噪音、环境丰容等[2]。
温湿度
建议在SPF环境中进行饲养,饲养间温度应维持在20-26°C[3],房间相对湿度则控制在30-70%范围。
免疫缺陷品系则对环境要求更为严格,饲养间温度建议控制在23±2℃,笼具内温度则控制在23±1℃。
通风及空气质量
国标中对SPF环境要求换气次数≥15次/h,对普通环境则要求≥8次/h[3],避免因氨浓度过高。
值得注意的是,笼具周边过高的流速也易造成笼具内温湿度异常降低,因此不建议将笼盒放置在通风口等空气流速过快处。
光照
小鼠为夜行性动物,通常会在夜间进行交配及进食等动作,推荐饲养间进行12小时明暗循环,模拟自然节律。
同时,尽量避免光照强度过高对白化品系视网膜造成伤害(推荐工作照度≥150 lx,动物照度则控制在15~20 lx[3])。
噪音
啮齿类动物听觉敏感,噪音暴露对小鼠代谢[4]、免疫[5]等功能均会产生不利影响,小鼠饲养环境噪音应控制在60 dB(A)[3]以下。
环境丰容
合理的环境丰容设置不仅是出于动物福利考虑,更可改善小鼠生存状态。例如放置鼠房可模拟自然洞穴结构,分散领地争夺压力,可显著降低皮质酮水平,并减少雄鼠打架行为的发生[6-7]。
辅助饮食饮水:运输后考虑提供碎饲料、果冻(每日更换防霉变),确保饮水充足。
打架行为干预:
若发现小鼠外伤多为打架造成,发现有打斗情况时,挑出好斗小鼠单独饲养;
适当降低饲养密度,给笼盒内放置消毒玩具,减少小鼠打架几率;
如果打架严重出现咬伤,可以涂抹碘伏/抗生素药膏进行治疗;
单独饲养的小鼠,需给予福利玩具,笼架放在其他小鼠中间,使其可以看到同伴,后期不建议再合笼饲养。
特殊品系:如DIO模型,运输体重波动大,建议可延长适应期,同时避免频繁称重干扰其体重恢复。
作为国家遗传工程小鼠资源库共建单位,集萃南宫28ng可提供:
3万+基因编辑鼠品系:覆盖代谢、自免、神经、肿瘤等疾病领域;
SPF级运输系统:全程温控记录可追溯,保障运输安全;
个性化饲养方案:适配代谢笼、无菌隔离器等特殊设备需求。
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获取《小鼠接收及适应性饲养》秘籍,并通过集萃南宫28ng小鼠商城了解更多实验小鼠知识。
参考文献
[1] Laber K, et al. 2008. Effects of housing density on weight gain, immune function, behavior, and plasma corticosterone concentrations in BALB/c and C57BL/6 mice. J Am Assoc Lab Anim Sci.
[2] National Research Council. 2011. Guide for the care and use of laboratory animals. National Academies Press.
[3] GB 14925-2023. 实验动物 环境及设施.
[4] Liu L, et al. 2016. Effects of noise exposure on systemic and tissue-level markers of glucose homeostasis and insulin resistance in male mice. Environ Health Perspect.
[5] Zhang A, et al. 2021. The immune system can hear noise. Front Immunol.
[6] Mesa-Gresa P, et al. 2016. Corticosterone levels and behavioral changes induced by simultaneous exposure to chronic social stress and enriched environments in NMRI male mice. Physiol Behav.
[7] McQuaid RJ, et al. 2013. The differential impact of social defeat on mice living in isolation or groups in an enriched environment: Plasma corticosterone and monoamine variations. Int J Neuropsychopharmaco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