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南宫28ng内部实验证实无菌鼠粪便16S
rDNA测序是可以检测到序列的,原因可能是食物中的细菌虽然经过灭菌操作死亡,但残余的细菌16S
rDNA片段并未完全降解,16S测序前会经过PCR扩增,残余的微量16S
rDNA片段经扩增后达到测序需求的量,因此测序后会产生结果。但测序结果表明无菌鼠的16S
rDNA测序结果与正常小鼠差异非常大,从侧面证实了无菌鼠粪便的16S测序结果并非是肠道自然状态下定植了菌群产生的污染。
无菌小鼠病毒项目检测在内部检测和第三方外检中均按要求进行,检测项目参照国内外SPF级小鼠关注的病毒类型,目前共计22种,实时跟踪国内外病毒新流行趋势,联合采用血清学和分子学方法进行检测。
因病毒组学非常规监测项目,暂未进行,如客户咨询或实验需要,可以配合进行前期样品处理和外部送检等工作。
病毒组学检测方法:小鼠粪便使用PBS均质化后,过滤除去细菌及颗粒,同时使用核酸消化游离核酸,随后提取病毒核酸进行二代测序,测序序列拼接后与数据库比对,保留与病毒数据库匹配的序列进行后续分析。
南宫28ng无菌小鼠的检测方法包含培养法、PCR法及革兰氏染色辅助检测。
培养法参考GB/T 14926.41-2001,采用多种培养基对细菌、真菌进行培养,引进厌氧培养系统,增加肠道厌氧菌的检出率,同时在检测周期上进行了验证优化,快速出具检测结果。
PCR方法采集小鼠肠道内容物或粪便样品,无菌状态下提取样品核酸,优化PCR前处理过程,去除可能对PCR产生干扰的因素,可高通量、更灵敏地进行无菌检测。
革兰氏染色方法作为参考辅助方法,具有操作简单、迅速、样品易获取的优点,通过小鼠新鲜粪便染色,在30-60min内快速检测阳性污染样品,结合培养/PCR方法,快速、全方位对无菌小鼠进行检测。
南宫28ng的无菌小鼠每季度送一次第三方检测,可以出具第三方检测报告。
无菌小鼠运输困难的点就在于运输所使用的器具均需严格的灭菌,同时在小鼠的传出和传入过程中做到严格的无菌操作。
目前南宫28ng少量运输主要是运输罐,金属材质,分布有透气孔,再覆盖特制滤材并密封。运输罐可高压,运输方便,每罐子2~3只,可航空。采用这种运输方式向苏州、杭州、北京、成都等国内数十家客户发鼠,抵达后客户第三方检测结果均合格。
超过20只以上就使用运输袖(Germ-Free Shipper Sleeve)。运输到客户后只要不打开,可以维持无菌至少5~7天。如在普通环境中打开立即污染。如有无菌隔离包,按照操作标准流程接鼠,可长时间维持无菌性。
当然可以自己搭建,但不建议自行搭建实验平台。
原因一:整个无菌体系对软硬件有严格的要求,自行搭建难度很大,至少需要摸索2~3年,延误整体实验周期。
原因二:无菌平台搭建和运行成本高,至少是数百万级别,如只是偶尔进行实验,成本浪费严重。
1)无菌鼠供应(B6、BALB/C、ICR、NCG、NCG-X、B6-IL10及相应的孕鼠、小仔等);2)无菌净化;3)无菌实验(菌株培养、粪菌提取、单菌定植、菌群移植、特殊饲料造模等);4)无菌实验操作类型(腹腔、测血糖、采血、灌胃、称重等);5)抗生素清扫实验(单/多抗生素联用及其他与无菌类似的操作);6)无菌硬件(隔离包、无菌物料、检测等)。
GF小鼠体内检测不到任何细菌、真菌、寄生虫、病毒(小鼠内源性病毒除外);而SPF仅是检测不到特定的病原体,自身仍带有组成未知的微生物背景。
文献报道GF小鼠的寿命会略长于普通小鼠。
形态学方面,GF小鼠最明显的特征就是盲肠变大(部分食物组分缺少细菌对其进行消化,堆积在盲肠处),脾脏变小,淋巴结数量减少。免疫细胞数量降低且比例发生改变。心脏变小,血液体积降低。脂肪含量降低,基础代谢率降低,对高胆固醇饮食更为敏感。同时GF小鼠的繁殖能力更弱(交配频率及受精卵着床率均下降),腹部空间被盲肠挤占后生仔数减少。
目前无菌小鼠饲养繁育采用屏障环境+隔离环境,可以理解为在SPF级小鼠饲养的动物房内再加专用的无菌隔离器。无菌隔离器是无菌鼠与外界大环境中间的一道很重要的屏障。无菌小鼠所接触的所有物品,例如饲料、垫料、水等均需要经过严格的灭菌程序,并通过特殊的传递方式进入隔离器。
无菌小鼠在无菌隔离包内繁育,隔离包要求柔软无毒,换气次数温湿度等符合国标规定。无菌小鼠的繁育方法与SPF小鼠相同。配繁比一般为1:2,配繁周龄一般为8周。
目前小鼠运输过程中,每个车只配备一位师傅,如果将小鼠送货上门车辆将处于无人看守状态,车内小鼠得不到保障,并且许多单位停车环境紧张,随时需要挪车,所以原则上不送货上楼到门。